圖文/鏡週刊

馬政府時期,外交官員外派到駐外使館擔任大使時,我們都會給予無限祝福。但這一年來,同樣的情況,我們都會寄予同情,因為從兩岸關係不穩所衍生出的外交動盪,很可能導致我邦交生變,上任後不知何時會變成「斷交大使」,降旗歸國,甚至受到懲處。

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知道,馬政府時期外交態勢雖不易但相對穩定,而蔡政府時期的極為不易又相對不穩定。

馬政府時期外交的不易,展現於除了勉力維持23個邦交國、有意義參與世界衛生大會、國際民航組織、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之外,還在於讓民間組織的國際參與盡量少受中共方面的打壓。雖然結果不是完美,拓展的國際空間極為有限
    #LIST_START#
  • 視訊
  • #LIST_END#
,但確實有些兩岸涉外事務的衝突,在兩岸關係和緩、雙方能夠直接溝通的大架構下,被逐漸降低了。

蔡政府這一年又一個月左右以來,面對極為不易的外交態勢。前述的國際組織都被排拒在外,承續馬政府時代的參與國際刑警組織案也被中共封殺,民間組織的國際參與問題又逐漸浮現,卻無法透過兩岸良性互動而降低其負面影響。甚至連我民眾進入聯合國相關建築物洽公、開會或參觀的限制都變得更嚴格,進一步在聯合國體系漠視了中華民國,在國際法律上矮化了台灣的地位。

這次巴拿馬與中華民國斷交,與中共政府簽署的聯合公報中,「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,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,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」,最後一句與曾經出現過多次的「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」相比,顯然是釋出更強的壓力給台灣。

如果我國其他的邦交國真的與我斷交,建交公報裡的文字大概會與此次的如出一轍,不僅對中華民國不利,也對某些想要推動台獨建國的團體不利。

巴拿馬經貿戰略地位重要,有指標意義。對尚留在中華民國陣營的外交友邦而言,前面的甘比亞和聖多美普林西比只是兩個觀望性質的案例,從巴拿馬案開始,可能就是認真思考在台海兩岸選邊的時候了。

中國展開「陣雨式斷交」攻勢蔡政府若輕視恐成暴雨(下)

更多鏡週刊報導

【台巴斷交】蔡總統:不會坐視國家利益受威脅

【台巴斷交】陸委會:中共破壞兩岸關係

【台巴斷交】中巴簽建交公報王毅重申一個中國

【台巴斷交】總統府:重新評估兩岸情勢






C851136659E25945
arrow
arrow

    patsyi78c3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